关于 Q 的一切

2012 年我独自一人在南京旅行时,Q 和我在人人网搭上了话。回到武汉后,我们便一起散了步、上了床。这段关系前前后后只持续了几个礼拜,在那不久后我就认识了现在的男友,并发展了一段 12 年的长期关系。

关于 Q 的一切
Photo by White.Rainforest ™︎ ∙ 易雨白林. / Unsplash

我和 Q 初次相识是在人人网上。那是大一的夏天,我正独自一人在南京旅行。在南京大学的校园里百无聊赖的时候,我发了一条动态,“好想怀孕啊。”Q 在我的动态下回复,“虽然不能让你怀孕,但是我可以给你很多很多精子。”我们就这样搭上了话。

整整十三年过去了。Q 早已和我断了联系,也早已拉黑了我的微信。虽然和他彻底分开似乎是我的主动选择,但回忆往事,我还是死皮赖脸地多次又想和他重建联系。这可能是我长期以来的习惯——我几乎从来不删除其他人的微信,拉黑就更少见了——我始终抱持着一种“理想”:即便两个人有再多不合,也不影响两个人成为朋友,或者至少也应该能够像普通人那样继续存在于对方的联系人列表中。

随着年纪的增长,我逐渐意识到并非每个人都认同我的处世逻辑,即不考虑是否让自己开心,而更多依赖道德和价值判断做出选择。我可能经常让别人感到不开心吧,所以常常会被拉黑。

我的咨询师告诉我,如果我把我的想法表达出来无益于改变现状,同时又只会让大家不开心的话,我就不应该把我的想法表达出来。我也在尝试这一新的生活“教条”,不过实践仍很不纯熟。我依旧常常说话不计后果,尽管实际也很少会在事后感到后悔。

刚认识 Q 的时候,我们一起去学校门口买西瓜吃。我还记得那是一个很小的西瓜,切成两半,一人一半用勺子挖着吃。七月份的武汉潮湿而闷热,我们并排走在樱花大道上,又从老斋舍的楼梯拾级而上,直到所谓“樱花城堡”的顶端。昏黄的灯光下,我们吻在一起,舌头互相纠缠,在对方的嘴里进进出出。Q 是我此生遇见过的吻技最好的人。

那天夜里,我送他回医学部的宿舍。从文理学部走路到医学部大概需要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的光景。我和他一路上只要四下没人,就手牵着手,并不断亲吻对方,直到进入医学部的大门为止。

到他宿舍楼下了,他依然不舍我离去。于是我们便走到旁边教学楼二楼平台上继续接吻。突然一个保安从遥远处喊我们,问我们在干嘛,从哪里来。我还记得我给保安出示学生证后,他在发现我的确是学校学生时那种吃了鳖一样的神情。“这么晚了,赶紧回宿舍吧,”保安撂下这么一句话后便抛下了我们。

当晚我们都没有回宿舍——那是我们第一次睡在一起。第二天我就离开了武汉。一个月后,在我十七岁生日当天,Q 打电话和我分手。过了两个月,为了离开另一个男人,我和 Q 又睡在了一起。在那一周后,我们彻底断了联系,直到今天。